刚刚结束的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(春季)博览会(CMEF),几乎是我们见过的CMEF参展人数最多的一届,盛况远超疫情之前,各大展馆的国际友人和英文浓度也是格外高。
近年,随着国内国产化替代潮、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医院基建潮、基层医疗建设潮等热点涌现,医疗器械厂商们自是纷纷摩拳擦掌。
△迈瑞馆外景 在CMEF这样的风向标型展会上,我们也试图探寻医疗器械未来发展的新趋势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本次参展厂商中中国区业务规模最高(2022年营收303.7亿元,其中中国区收入达186.7亿元)的迈瑞医疗展区,我们得以一窥未来医疗的新形态——
血检、尿检的每个步骤,像是乐高模块一样,可以根据每家医院的实际需求拼装。迈瑞把包括发热门诊区、中央控制台、采血室、前处理室、检验室、污物管道等在内的一整套“迈瑞智检”实验室,以沙盘形式展出,血液分析、生化免疫分析、尿液分析都得以以流水线的形式有序展开,实现了全样本类型和全流程的标准化、信息化、安全化管理,帮助检验科提质增效、解放人力。
传统监护有线缆束缚,如何能够帮助患者实现实时监护的同时,又兼顾便利和舒适的体验?迈瑞给出的答案是——最新的mWear穿戴监护产品,术后戴上医疗级的无线穿戴设备,不仅可以实现常规的床旁监护,患者在活动中也能得到实时的监护,以患者夜晚去洗手间为例,如不慎跌倒,mWear穿戴监护根据即时的加速度变化就会立刻向医护人员发出警报。
△迈瑞医疗CAL7000流水线
看着展区内的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,陡然想起去年底,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会上,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提出过的一个观点——“医院需要创新,但医院最主要的任务是医疗服务。”“我相信会有那样一天,人们一起去逛街、喝咖啡、看电影的时候,也可以相约去医院。”
过去数年,迈瑞医疗每年拿出当年营收的10%左右投入研发工作,归根结底,医疗的创新究竟是什么?迈瑞给出的答案是,创新既是不断迭代的高端医疗“黑科技”设备,也在于深刻洞察医疗现状和问题后的流程迭代和再造。
医院里的降本增效:
流程再造带来的护理革命
李冉(化名)是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,她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每天在纸条上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,“51床,体温36.3度,血压152/81,平均动脉压99;52床……”,这样的工作一天要重复6遍。碰上重症病人,每个小时都要检查一次,几个护士轮流操作,一天至少要抄写24次。纸笔记录完成后,还需要将这些数据再次输入电脑系统。这些“数据搬运”工作基本要侵占李冉将近1/3的工作时间。
直到迈瑞的解决方案彻底改变了这一切。2020年,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迈瑞开展了“生命体征智能采录系统”项目合作。现在,李冉只需要通过掌上PDA进行两次扫描,分别是患者腕带上的身份二维码和监护仪上的机器二维码,后续所有工作都自动完成,包括数据上传、监护记录生成等,同时,数据会快速同步至护士站的中央监护站上。
这套系统大幅降低了体征测量与数据采录时间。在有着1700多张床位、500多个监护仪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,每天要记录超过34302条生命体征数据,需要92个班次的护士工作量,如今降低到了11个班次,流程也简化至每个病人只需进行2次扫码操作。不仅让护士从“数据搬运工”的琐碎工作中解放出来,也避免了由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,实现了信息上传的零失误、零延迟。更重要的是,护士因此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对病人的照护上,真正“把护理时间还给了患者”。
△迈瑞医疗穿戴式监护产品
数据联网、互联互通,看似是简单的工作,但落实到行业应用上,困难重重。两次扫码的流程再造背后,不仅需要有对临床工作的洞察能力,要在遵循护士工作习惯的前提下帮助其提升效率,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医疗生态整合能力,仅在数据打通这一步骤,就要面临多个数据系统的对接处理问题,不同的设备接口、不同的供应商、不同的医院,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资源协调,迈瑞的整合能力和生态优势发挥了作用。在迈瑞医疗IT互联业务总监代巍巍看来,“尽管现阶段投入产出比不高,但对于中国医疗而言是一件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,迈瑞愿意积极投入推动中国医疗事业发展。”
智慧护理模式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成功实践,引起了南通市卫健委和南通市医院协会的关注,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使用。数字“护”联网南通模式初具规模,据了解,在南通市区的三级医院中,已经有7家全面实现了迈瑞系统对接,1家正在建设中,2家处于方案筹备阶段。
作为智慧医疗领域的核心参与者,护理工作流的优化是迈瑞带来的改变之一。而在更早前,迈瑞就已开始实践改善医疗诊疗质量,尤其在重症领域与医院开展了深度合作。
从数据赋能到AI加持,
智慧医疗的想象空间有多大?
在ICU里,生命与死亡只在一线间。如何让那条线跳得久一点,是重症医学长久的奋斗目标。
自2019年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(简称“浙一”)重症ICU科不断发展扩大,从一个院区扩展到四个院区,床位也从55张增加到180多张。医务人员面临巨大压力,不仅人手短缺,资深人才也远远不足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迈瑞与浙一密切合作,通过“瑞智联”生态系统实现ICU全面信息化,提高诊疗质量。
首先,迈瑞通过物联网技术集成重症患者床边各种医疗设备的数据,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生理数据、用药情况、检查结果等,省去医生在不同设备间切换的时间,大大提高工作效率。其次,迈瑞实现了四个院区ICU的数据互联互通,医生可以随时查看各院区病人信息,通过远程视频开展会诊,充分发挥专家作用,缓解人手紧张。再者,对于有一些专科性疾病的患者,还能将瑞智联系统延伸到专科医生办公室,使其可以远程查看ICU病人信息,并将移动端软件安装在ICU管理人员手机和平板上,确保其能随时随地掌握患者病情。
除信息化手段外,迈瑞还将旗下各类医疗设备如监护仪、超声仪、呼吸机等进行深度融合,实现多模态数据融合,帮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病情评估与诊疗。如超声界面显示监护仪和呼吸机数据,实现超声扫查界面同步查看心脏和呼吸状况。
一套组合拳下来,迈瑞借助信息化和产品融合手段,实现一屏全览,跨越距离限制,共享医疗资源。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,做到“让专家少跑路,让数据多跑路”,推动ICU管理带入新时代。
△迈瑞医疗急救解决方案展示
临床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没有病情的突然变化,只有病情变化被突然发现。”因此,迈瑞致力于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预警系统。通过融合大量医疗数据和专家经验,迈瑞借助算法将此前只存在医生脑海中的“医学常识”转化为可以复制的规则知识。该系统24小时放哨,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过手环向医护人员发出警报。
原标题:【解码“三瑞”生态 迈瑞医疗助力医疗高质量发展】 内容摘要:刚刚结束的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(春季)博览会(CMEF),几乎是我们见过的CMEF参展人数最多的一届,盛况远超疫情之前,各大展馆的国际友人和英文浓度也是格外高。 近年,随着国内国产化替代潮 ... 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jc/233147.html; 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 |